小編導讀:對自學的考生來說,聽輔導課是必不可少的,在網課老師的指導下,學員自己去精讀鉆研,才能加深對ACCA知識的理解,牢固掌握應考知識。體驗免費課程>>
  1.  “掐卡”詐騙:詐騙人即開戶人使用本人的身份證到銀行*****、預留查詢電話和查詢密碼后,以40元至120元不等的價格將卡出售給買卡人。開戶人則通過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跟蹤”該卡,一旦發(fā)現(xiàn)卡上有資金到賬,便立即將卡掛失,這樣實際持卡人手里的卡就宣布無效,開戶人就可以重新到銀行補辦一張銀行卡,將卡中錢款取出據為己有。由于市民憑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到銀行辦卡,所以選擇買卡的人,肯定是用卡從事非法活動,而且出了事這些人一定不敢報警。
  2.  詐騙短信,以10086.95558等號碼發(fā)送,內容為“尊敬的用戶:您的手機話費積分已滿兌換*****元現(xiàn)金條件,手機登陸http://waip-10086m.com/換。發(fā)件人竟然寫著10086,為此警方聯(lián)系過中國移動,告知這是偽基站發(fā)出的信息,是*7型的詐騙手段,在登陸兌換現(xiàn)金的過程中會讓受害人輸入收款信息,一旦輸入,卡中的錢就光光了。
  3.  領導來電型詐騙:本人就接到過兩次這樣的電話,對方會稱呼你的名字,叫你去他的辦公室,你問他是誰,有的就會說你不知道我是誰嗎?有的就會說是某某領導,讓你第二天早上去他辦公室,如果你不中計的話他們就會掛電話。案例:事主曾先生接到一個自稱是陽江市某局主任的電話,對方說:“你明天早上到我辦公室。”第二天一早上班后,曾先生又接到那位“領導”來電。“我現(xiàn)在在區(qū)府開會,你過來一趟,順便幫我買兩個信封。”這位“領導”煞有其事地吩咐曾先生。當曾先生來到區(qū)府致電“領導”時,“領導”卻說出去辦事了。電話還沒掛,“領導”接著說,他現(xiàn)在約了上級領導在吃飯,需要錢“打點”,讓曾先生打點錢過去。就這樣,為了不得罪領導,曾先生分三次將自己銀行卡里的14萬元轉給了“領導”。
  4.  網上購物遇“退款”:案例:2014年12月30日,黃女士接到一個浙江打來的電話,說其在網上購買的褲子不能正常發(fā)貨,網店現(xiàn)在要“退款”給她,需要上qq操作。加了qq之后,網店客服發(fā)送了一個鏈接給黃女士,要求黃女士打開網站,填寫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等個人資料信息。然后,黃女士的手機收到一條銀行客服發(fā)來的轉賬信息,銀行卡里的1.5萬元全部被轉給了別人。
  5.  冒充執(zhí)法人員行騙:事主接到語音電話,對方會發(fā)布“社保退費”“醫(yī)??ㄇ焚M”“有線電視欠費”“法院傳票”等錄音內容,要求撥“9”或“0”號鍵轉接人工服務。隨后,自稱是某執(zhí)法機關工作人員會以其身份資料被盜用并開設了銀行賬戶涉嫌洗錢等犯罪,套取事主銀行存款情況,再以監(jiān)管或凍結賬戶為名要求事主到銀行柜員機將存款轉入指定賬戶;或者要求事主將所有銀行的活期、定期、股票等資金取出集中匯入一張新開卡內,并開通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功能,套取密碼后通過網銀將錢轉走。
  6.  冒充銀行人員行騙:案例:2015年1月11日,事主崔某接到電話稱其信用卡欠費1200元,又告知事主一個公安局的電話讓其求證,事主求證后根據對方指示到銀行柜員機向對方賬號匯款9000元。騙子以“銀行卡扣除年費或在外地巨額消費、透支”等為由誘騙事主回電咨詢,然后以銀行卡信息泄露需要開設安全賬戶服務實施詐騙。還有的不法分子冒充銀行職員,聲稱能幫事主提升信用卡額度,事主根據對方的電話指示提供相關的銀行賬戶、密碼等資料,導致信用卡被盜刷。
  7.  幸運中獎型騙局:案例:2015年1月27日,事主敖某接到短信說其在《奔跑吧兄弟》欄目中獎,然后其按照短信所說操作,先后向對方賬戶匯款23800元。不法分子往往以公司慶典、新產品促銷抽獎或綜藝節(jié)目中獎為由,通過網絡、電話、短信方式通知事主領獎。一旦事主相信后回復查詢,不法分子便以兌獎必須另外交納所得稅、公證費等各種名目要求事主匯款。
  8.  包裹藏毒型詐騙:案例:事主黎某看到的手機有一條短信,內容是:“你有一份快件,由于地址不清楚,派發(fā)不成功,電話0622—618****”,黎某按照短信提供的號碼回撥。接通電話后,對方稱其有一個包裹內有**和一張銀行卡,銀行卡存有幾十萬元,已涉嫌犯罪,并提供一個公安局的電話,事主打了這個電話,電話里一女子說銀行卡會被警方封鎖,問事主有多少張銀行卡,卡里有多少錢,要求事主把所有銀行卡的錢取出來,匯到指定銀行賬戶上。事主到西平路某儲蓄所把6張銀行卡的錢全部取出,又到西平路一銀行柜員機匯到指定賬戶。
  9.  補貼退稅型詐騙:案例:事主劉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稱其購買的房子可以退稅,讓其在市區(qū)銀行柜員機處以匯款方式匯了1萬多元到指定賬戶上。之后,事主黃某接到一個自稱是市殘聯(lián)的電話,對方以發(fā)補助為由,讓事主到銀行柜員機依照對方提示輸入銀行卡賬號后被轉走卡內6400元。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事主購買房屋、車輛資料后,以短信、撥打電話或電腦語音提示的方式,冒充稅務局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謊稱要進行退稅、退款等活動。不法分子以方便從銀行atm機上轉賬操作退還費用為由,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存到其指定的銀行卡。
  10. 釣魚網絡型詐騙:案例:2015年1月23日,華某在家中用電腦上網,在玩游戲時見到一個游戲裝備想購買,對方提供了一個網絡鏈接,事主通過這個網站把1000元人民幣匯給對方,對方稱交易不成功凍結,要事主再匯去5000元解凍,后事主發(fā)現(xiàn)自己受騙沒再匯款給對方。
  11. “神醫(yī)作法消災”詐騙:該詐騙團伙專門以老年人為侵害目標,一種騙術是利用老年人恐懼災禍、牽掛兒孫的心理,將老人在大街上攔住后,神神秘秘地對老人嘀咕“你家里最近有災難,子女可能要發(fā)生意外”等。一些老人聽后便擔心起來,就詢問如何消災。于是,幾個騙子經過演雙簧,讓老人拿出積蓄找“神醫(yī)作法”,然后調包換走積蓄。
  大家請踴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