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一些來說,大學期間學習ACCA就是為了以后出了校門可以賺錢買包包?。ㄐ【幠喙福。┖美?,高頓網校小編帶你來看看大學期間到底為什么要學習ACCA。
  我當初選擇考ACCA的理由,和很多人都很相似。學校會計系不算突出,找好工作勢必有障礙。CPA應屆生不能考,但我卻很需要一個能讓我有競爭力,一個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專業(yè)知識水平的證書。當時,ACCA成為*10的選擇。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學校ACCA班有5門免考,不過我比無免考大二開始考的同學晚了一年,所以也各有利弊吧,如果大二開始考,可能更早考出。大一就學FIA的就不要來打擊我了,算你們機靈。
  我不知道大家學校的課程設置是怎么樣的,至少我的學校,大一大二是根本沒有時間讓我準備ACCA考試的,因為大三才分ACCA和CPA的不同班級,意味著幾乎所有大學課程知識都在大一大二學完。到了大三,課程相對輕松。但是說實話,我主要還是靠在培訓機構讀書,完成ACCA的學習。我不知道你們學校的師資如何,我是指你們學校專門教ACCA和CPA的老師。如果只是學校老師兼職教ACCA的課(比如該老師本職是教中文的基礎會計),那我覺得很難說你能靠著學校的課程考完ACCA。
  中國人通過考試,很講究應試,培訓機構的專業(yè)性,可以幫助你更好更快通過考試。
  我說以上這段話,是為了說明,一旦你選擇ACCA,很可能付出比別人多很多的時間來準備考試,意味著你可能沒有周末,一年考兩次,一次準備半年(實踐證明這種說法太夸張,只要你不是半年考四門這種速度,完全沒必要這么累),所以與其說是一個取得證書的課程,不如說是一個磨練自己的過程。除了專業(yè)知識,ACCA教我得還有堅持。堅持意味著你在每年過完年就要開始準備六月份的考試,開學一邊學校學習,一邊培訓機構周末補課。不過說像四年高三,也太夸張了。ACCA六月份和十二月份各有一次,每次最多考四門。本人的節(jié)奏是F6,F7 / F8,F9,P1 / P2,P3,這樣考的,也就一年半,前五門基本上F1-F3可以一次考出(雖然免考,但是我也讀了前面的課程)。每年最晚3月份開始準備6月考試,9月準備12月考試(根據要考的門數做適當調整)。基本只要好好準備,都是一次過的。而且不耽誤實習,本人從大三下學期開始一直實習,并沒有耽誤過考試。
  并且四大等在大三結束就有提前招聘,如果當時你的ACCA通過科目較多,絕對提高競爭力,要知道,其他人大三還在干嘛,而你大四開學前就找到畢業(yè)后的去處了。
  ACCA和CPA不同,ACCA滿分100但是及格只要50,并且重在你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最終結果,因此考試答題靈活。對中國學生來說,計算多的科目較容易,但是P階段考案例分析較難,3.15小時的考試全場奮筆直書,整篇整篇的英文分析,很累卻很有成就感。
  【選擇ACCA的益處】
  1.獲得證明自己專業(yè)水平的證書,彌補學校的“缺陷”。
  ACCA給了很多學校并不優(yōu)秀的學生,或者說本專業(yè)在就業(yè)并無很大優(yōu)勢的學生,比同齡人獲得更多就業(yè)好崗位的機會,比如四大,本人親歷。感謝我的ACCA老師!一直激勵我們這些孩子。
  2.提高自己專業(yè)水平。
  學完ACCA再學CPA,就知道我國會計發(fā)展還有很大空間。。。
  3.提高英語水平。
  全英文教材和考試,從一開始看英文要吐,到現在看中文閱讀速度慢,有障礙,不得不承認英文水平很大提高。當然存在英文看不太懂但也過了考試的,不過這樣的同學,基本到F8開始和P階段就很難通過了。復習ACCA再考雅思,只準備1個月,7分起碼的~本人親測。
  4.磨練意志。
  耐力和恒心可能因人而異,但是對于磨練意志,選擇一條ACCA的路,一定很有效。還會遇到身邊大家都在玩你一個人在復習的苦逼歲月,不過挺過來就好了。
  5.以后工作的QP。
  QP應該可以翻譯成專業(yè)資格報酬吧?就是很多公司,例如四大等,據說,當然不是每一家,對于考出CPA全科或者ACCA全科就有每個月多一些錢,1000+,基本上一年能收回ACCA考試費的本,之后QP還會漲。所以你知道為什么那么多應屆生畢業(yè)前要考出ACCA么,因為起點工資就高人一步啊~
  暫時想到這么多,功利地總結一下:找好工作!賺鈔票!買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