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自己選擇ACCA的初衷嗎?是想要尋找一門非母語的考試挑戰(zhàn)自我還是為了以后更廣闊的職業(yè)前景?今天高頓網(wǎng)校小編帶來了高頓的ACCA學員——來自四川的陳薇同學的采訪,作為P1科目的中國大陸*9,陳薇同學當初選擇ACCA的原因是希望在大學期間可以以較為國際化的角度學習會計知識。
  
        心得體會:
  請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方法和考試經(jīng)驗,例如學習時間的分配,如何復習,考試中的時間安排,答題技巧等。
  學習方法:ACCA不忌諱將重要的知識點重復連年考,所以復習時應將重要的知識點作為核心;F1,2,3基礎課程非常重要,尤其是F3會對F7影響很大,基礎要打牢;考前注意留意考官文章,熟悉考官最近的出題動向;直接用英文的邏輯去讀題,做題,不需要翻譯成中文,這樣會節(jié)約很多時間。
  考試經(jīng)驗:考前將自己總結的內容反復研究,考試時*9道必做題必須控制在1小時15鐘內,否則后面的題目將會非常感。如果沒時間寫detail,就盡量往上寫point, point一般是給分點。
  對你取得全國*9的這門科目,有什么特別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嗎?
  P1的知識點較為有限,重復率也比較高,所以自己總結過去的真題答案非常重要,將重復率極高的知識點反復研究直到爛熟于心;P1中關于道德的內容其實有些偏向哲學,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解其中的邏輯關系,不能靠死記硬背,那樣不能靈活運用;P1中關于公司治理與組織框架的內容是建立在F8的內容之上,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F8,同學要注意其中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不能用F8的邏輯去解答P1的題目,P1是站在管理層的角度,較為宏觀。
  你在ACCA的學習過程中碰到的*5的困難和挑戰(zhàn)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剛開始接觸ACCA時,*5的問題莫過于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英語。一開始我一直試圖將英文翻譯成中文來理解,甚至將其與我所學習的中文知識相關聯(lián),我還聽了高頓網(wǎng)校的ACCA財務英語課。但是這種方法效率極低,會消耗我們很多時間。其實我們在學習ACCA的過程中可以直接用英文的邏輯,而且中國的會計準則和國際準則有差異,硬將其聯(lián)系在一起會增加學習負擔。
  在你學習ACCA的過程中,誰對你的幫助*5?你想特別感謝誰?
  我最想感謝我的F7,P1的高頓老師Sea。Sea老師思路非常清晰,他非常清楚了解ACCA的框架與知識點,而且學識淵博,可以將課本以外的相關知識與考點結合在一起,使我們對自己所學的東西有更深層次的理解。Sea老師對于我通過ACCA課程幫助很大。
  你能和大家分享一句最能鼓勵你自己的話嗎?
  Fighting ,Fighting !!再努力一下下就成功了!?。。▋刃氖澜绲恼鎸崒懻?。。。。)
  大家都覺得學習ACCA特別花時間, 能否和大家分享下你是如何平衡學習和工作生活的
  ACCA每一門課程都是建立在先前課程學習的基礎上,例如F3學的好,F(xiàn)7就會輕松很多,所以每一門課程都以較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這樣就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學習后面的高階課程中就會省去很多時間因為無需復習以前的基礎知識點。
  提高學習效率很重要,有時候學習質量高低不在于學習時間的長短,適當?shù)男菹⒎潘纱竽X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ACCA的很多課程與會計審計實務聯(lián)系很緊密,例如我們學生可以通過去事務所實習來加深對審計實務的理解,這樣對于我們理解F8中抽象的知識點很有幫助。
  你能展望一下五年后的自己嗎?
  五年后的我應該已經(jīng)碩士畢業(yè),我打算碩士期間學習金融學等相關專業(yè)以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使得我在就業(yè)時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我可能在四大,咨詢行業(yè),或是證券行業(yè)工作。我希望在工作期間積極補充我所缺乏的國內會計知識,在ACCA給予我的較高的視野與平臺上尋求更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