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一搜,“棄考”,關(guān)聯(lián)的“公務(wù)員棄考”“考研棄考”“高考棄考”“注會棄考”……比比皆是。
      CPA棄考率更是一度高達65%,低估了考試難度,盲目報考,缺乏系統(tǒng)學習,中途放棄;急于拿證,報考較多科目,后期備考精力不足,部分科目顧不上復習,不得不放棄;備考不持續(xù)、懶散拖拉,“邊學邊玩”,間斷性備考,導致效果不理想……這些都是常見的棄考原因。
  考試是相通的,棄考也是。USCPA作為只有4門科目的財會證書,看起來相對簡單,但也有人選擇棄考。我因長居日本,所以當時選擇的考試地點便是東京。
  我的選擇考AICPA的理由很直白:為了增加國外就業(yè)機會的選擇權(quán),持有相關(guān)證書把握會高很多。相信這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考證理由了。
  但是當時因為在加班頻繁的外企工作,節(jié)奏緊張,壓力很大。這種情況下,剩余的學習、休息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加上女生不定期的小惰性,加完班只想倒頭就睡,完全解決不了復習與工作的雙向障礙。學習時間得不到保障,工作效率也下降得快,戰(zhàn)線越拉越長,考試也變得遙遙無期。
  我的USCPA考證故事可以用一句話總結(jié):6次NTS,5次約考,4次赴考,兜兜轉(zhuǎn)轉(zhuǎn)3年。
  財經(jīng)類考試原本就以知識點多、框架廣、內(nèi)容枯燥著名,USCPA,從前期準備開始就瑣碎難辦。關(guān)于考點的選擇一直是許多考生的糾結(jié)點,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且容易忽略,時差、路程、交通、學分評估等問題都存在不小的概率會讓人錯過考試。
  全英文考試,涵蓋AUD、BEC、FAR、REG四個科目,USCPA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及理解的知識點更是多如牛毛。這種前提下的備考背景,也使得多數(shù)人的學習動力在一次次枯燥的背誦中被磨去。棄考也罷,我這“拖延重癥患者”,棄考是對我來說最正確的事。
  人才缺口大,崗位年薪高,職業(yè)發(fā)展空間大,堅持考下USCPA的人也很感謝當時“逼”著自己學習的那個自己,或者家人。
  小西在深圳生活20年,東北上學3年,美國留學2年,父親是個生意人,很樂意女兒選了會計專業(yè)。一方面認為女孩子念會計比較好找工作,還有就是社會地位或者說被淘汰的概率比較小吧。
  在大學里,小西第一年全年在“獵奇”,參加社團活動、被舍友安利各種東北美食,整整一年,課程、作業(yè)統(tǒng)統(tǒng)拋諸腦后。大二的時候,父親看到女兒幾乎荒廢學業(yè),知道小西容易被外界環(huán)境干擾,也明白外面的世界的精彩,于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送女兒去美國留學。
  高學歷本是會計的一大優(yōu)勢,雖然小西的本科學校是國內(nèi)較好的財經(jīng)院校,但渾渾噩噩的大一大二讓學校的優(yōu)勢幾乎被“浪費”了。父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三的時候,父親很鄭重地和小西進行了一次對話,關(guān)于人生和未來。
  “財務(wù)人在很早時候極受人敬重的,那時候的財務(wù)人叫賬房先生。
  賬房先生每天有算不完的賬,要對稱、對賬、對商品,把買賣一筆一筆地謄寫在一本賬目中。以前的財務(wù)哪有現(xiàn)在的高級,還有系統(tǒng)可以錄入。
  不過性質(zhì)倒是相差無幾,都是記錄、校對的成分居多。這是賬房先生與會計的對比。但社會發(fā)展至今,所有的賬房先生都‘下崗’了,所有的會計幾乎都變成了簡單的重復性勞工,每天的工作單調(diào)無比。
  真正的財務(wù)工作是一種更高級的資產(chǎn)管理,而不是報表、對賬、核算。
  如果你繼續(xù)沉淪下去,倒不是說就活不了,但你一定要為現(xiàn)在的瀟灑付出相應的代價,我茶樓的出納你可以做,你李叔叔家茶廠的工作你也可以做,還有王叔叔、斯阿姨,只要是爸爸的客戶、朋友,你都可以去嘗試。
  但這是你想要的嗎?
  財務(wù)并非你想象的那樣簡單,打算盤?做表格?坐等收錢?財務(wù)是比任何行業(yè)都需要專業(yè)性的工種,門檻高到?jīng)]有證書,連簡歷都不會看你的。”
  二十歲剛出頭,或許還不明白生活的重擔,也分不清壓力到底來源于未來還是自己的父親,在青春洋溢的大學校園里,更多人選擇的是灑脫、隨遇而安,但有些人選擇的卻是提前進入暴風雨中錘煉。
  小西決定去美國讀研,在參加完一次PwC專場介紹會之后。
  作為不起眼的學生團成員,她并不能接觸很深層次的行業(yè)情況,唯有知道在美國做財務(wù)需要USCPA證書,需要專業(yè)的簽字權(quán),需要成為一名美國注冊會計師,而留美生和美國財務(wù)生每年都會參加USCPA考試,借此改變?nèi)松?/div>
  留學被安排在大四,申請學校讓小西吃了不少苦頭。由于申請的學校需要較高的托福分數(shù),父親硬是陪著小西輾轉(zhuǎn)多家英語輔導班。當?shù)弥磳厴I(yè)的大三生也可以考USCPA時,小西特意讓父親陪同飛關(guān)島參加了FAR科目的考試,盡管結(jié)果不是很理想,好在也是知道了自己的財會水平與英語水平。
  留學第二年,小西就通過了三科考試,唯獨REG始終差幾分。盡管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但那些生硬的美國稅法、商法還是很難去理解通透。在報名高頓USCPA培訓班,定制了個性化輔導班后,找到方式、方向,思維導圖、定點回顧、點對點測試、章節(jié)回憶式做題,很快便通過了全部考試。
  “18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來美國學習最大的收獲是掌握了一種語言和取得了一張’世界500強企業(yè)的通行證’吧!”
  你才二十歲出頭,遇事就感覺自己徹底不行了。沒有明確目標,甚至一點苦都吃不了的人,永遠都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所以,考證的意義到底在哪?
  時常聽到備考的小伙伴抱怨:我不想考USCPA了,我感覺自己不行,肯定考不上,到現(xiàn)在都想不通自己為什么要考USCPA……
  一些人是因為不想實習,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周圍的人都計劃考USCPA,于是自己也走上了這條路。學姐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不知道考證、考研意味著什么,也不知道USCPA會給我們帶來什么,甚至,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考USCPA。
  “越學越迷茫,知識點背了,隔天就忘了,讓我復習的很焦慮,感覺自己不行,明知自己較后考不上,為何又要苦苦堅持呢?”
  “報了985大學的研究生,很多同學五點起來學習,晚上1點左右才睡覺,我不行,學一會就很累,貌似不適合考USCPA。”
  有的同學學著學著住進了醫(yī)院,有的人受不了考試路途中的心酸和苦痛,從圖書館搬走了所有備考的東西。
  想不明白,總會放棄。
  考USCPA就像一座圍城,備考的人總想逃離出去,這時候決心和目標變得尤為重要,倘若起初只是“隨大眾”地決定考試,后期的復習和來自生活的折磨總會讓你提前“謝幕”。
  證書的路上,需要你的自信和信仰。
  我們連自己都不認可,更何況別人呢?倘若連你都覺得自己不行,找工作怕碰壁、考USCPA怕受累、創(chuàng)業(yè)怕受苦,那你較后的結(jié)果肯定不行。
  這世上沒有那么多的幸運和無緣無故,那些能被名校錄取、甚至剛剛大學畢業(yè)就月入過萬的年輕人,他們之所以能夠獲得突出的成就并非僅僅因為天資聰明,還有事因為他們勇敢邁出了步伐,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放棄,不松懈!
  學姐很喜歡《阿甘正傳》里的那個經(jīng)典問答:
  “你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什么意思,難道我以后就不能成為我自己嗎?”
  未來給了我們很多選擇,每一條路都會創(chuàng)造出一段美好人生,但前提是,無論選擇哪一條,我們都要對自己有信心。

關(guān)注公眾號
報考咨詢 專業(yè)師資
考前資料下載
USCPA公眾號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