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CPA官方不強制要求考試順序,考生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靈活搭配科目。但需注意單科成績有效期僅18個月,需在此期限內通過全部四門科目(含選修)。合理的順序安排能顯著提升通關效率,下面小編從三大方向給出具體建議。
AICPA考試科目順序如何安排
  一、基礎原則:無強制順序,但需策略安排
  AICPA考試包含四門科目:
  核心科目:財務會計與報告(FAR)、審計與鑒證(AUD)、法律法規(guī)(REG)
  選修科目(三選一):商業(yè)分析與報告(BAR)、稅務合規(guī)與規(guī)劃(TCP)、信息系統(tǒng)與控制(ISC)
  關鍵規(guī)則:
  成績有效期:通過首科后,需在18個月內完成剩余科目,否則已過科目成績作廢。
  連續(xù)考試模式:2025年起,核心科目可全年報考(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選修科目每季度首月開放(1月、4月、7月、10月)。
  新手建議:
  優(yōu)先規(guī)劃考試時間表,避免成績失效風險。
  首次報考建議選1-2科,降低備考壓力。
  二、科目順序策略:按基礎與關聯(lián)性搭配
  1.零基礎考生:從FAR起步
  FAR是其他科目的基礎,涵蓋會計準則、財務報表等核心知識。先學FAR有助于理解后續(xù)科目的邏輯框架。
  推薦順序:FAR→AUD(審計依賴會計知識)→REG/BEC→選修科目
  避坑提示:避免首考REG(美國稅法與中國差異大,易挫敗信心)。
  2.有工作經(jīng)驗的考生:按職業(yè)背景選擇
  審計崗:先考AUD(審計流程與實務直接關聯(lián))。
  稅務崗:先考REG(稅法知識可快速遷移)。
  企業(yè)財務崗:選修BAR(側重商業(yè)分析與財報)。
  關聯(lián)性搭配:FAR+AUD(知識點重疊30%),REG+TCP(稅務方向連貫)。
  3.高效通關技巧:難易科目交替報考
  經(jīng)典組合:
  FAR(難)+BEC(易)
  AUD(中)+TCP(中)
  時間分配:
  FAR/AUD/REG每科需250-300小時
  BEC/BAR約需200小時
  三、特殊場景:上班族與補考考生策略
  1.在職考生:利用科目關聯(lián)性省時
  案例:先考FAR,再趁熱打鐵考AUD(二者知識點關聯(lián)度高,可節(jié)省30%復習時間)。
  時間管理:每日學習2小時+周末強化,6-8個月可完成四科。
  2.掛科后補考:優(yōu)先保住已過科目
  若首科成績即將滿18個月,優(yōu)先報考剩余科目,避免成績失效。2025年新增連續(xù)測試期,可快速重考未過科目。
    好了,以上就是【2025年AICPA考試科目順序怎么安排?】的全部內容,想要了解更多關于USCPA相關政策,請訪問【USCPA報考指南】欄目!一鍵輕松GET USCPA報名條件、報名費用、補學分、證書互換等全面信息!新的一年USCPA(美國注冊會計師)考證新征程,高頓教育USCPA陪您一起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