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有哪些?包括保研夏令營,、預推免/九推、支教保研、高校聯(lián)盟互推免試、碩師計劃、補償名額、特殊學術專長保研、工作/行政保研等途徑,意向學員可以盡快關注,選擇適合自己的途徑提前開始準備,快來一起看看吧!
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
一、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保研夏令營
夏令營是保研最常用的方式,是高校搶奪優(yōu)質生源的一種方式。
一般是在大三下的的下半學期(4-6月)發(fā)布保研夏令營通知。滿足申請條件的保研er根據要求報名,活動時間內高校會采用學術交流會、講座、面談等形式,與學生進行較長時間的接觸,全面測定學生是否符合本校的要求,是否適合本學院的培養(yǎng)模式,過去幾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活動主要以線上形式開展。
采取這種方式的院校以一些雙一流院校為主,規(guī)避僅通過參加9-10月份預推免及正式推免復試造成的擁堵、老師與學生之間接觸短暫、錄取比較倉促的缺陷。不僅提前選拔了優(yōu)秀學生進入本院校,還會為本院校招生宣傳工作錦上添花,隨著讀研升學熱,這種保研夏令營開展的院校越來越多,優(yōu)質生源搶奪戰(zhàn)越來越激烈。
二、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預推免/九推
預推免是近幾年各高校除了夏令營之外搶奪優(yōu)質生源的另一種方式。推免系統(tǒng)正式開放前的一段時間(8月底至9月底),通過多種方式(例如筆試、面試等)來考核學生,以確定是否在推免系統(tǒng)上發(fā)放擬錄取,同樣改善了以往僅靠9月10月的推免面試的缺陷。
但相對于夏令營來說,預推免是夏令營沒被錄取的學生的第二次機會,也是沒有舉辦夏令營的高校給學生的提前交流審核的機會。
九推即正式推免,通常是各高校利用9月底的1—3天時間,采取筆試、面試以及實際操作技能考核等形式,全面考查學生是否適合本校以及本學院的培養(yǎng)模式,選拔部分推免生進入本校學習。
三、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支教保研
有關高校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擇優(yōu)選拔”的方式,每年招募一批具備本校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到西部貧困地區(qū)基層中小學校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和力所能及的社會扶貧、志愿服務、各類公益活動等,同時按照當地團組織安排可兼任所在鄉(xiāng)鎮(zhèn)、學校團委副書記,參與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
支教保研推薦免試研究生的招募指標由教育部專項下?lián)?,不占用所在高校當年計劃內推薦免試研究生的指標。
被推薦學生應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較高的專業(yè)水平,有奉獻精神和豐富的志愿服務經歷,有愿望并有能力為西部教育事業(yè)貢獻力量;同時此項選拔對綜合成績有一定要求,中共黨員及社會工作突出的主要學生干部(如校級院級學生會主席部長)優(yōu)先,有科技、文藝特長者優(yōu)先,學生還應服從所在高校的其他補充要求。
四、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高校聯(lián)盟互推免試
國內高校為了加強交流和聯(lián)系,形成了許多聯(lián)盟,也推出了高校互推免試研究生的政策,其比例基本上為1:1。
高校聯(lián)盟成員間的推薦免試優(yōu)先給予考生預錄取資格,并給予優(yōu)惠政策,這也是一種院校之間的交流,聯(lián)盟成員高校鼓勵本校學生報考其他成員高校研究生,并給予優(yōu)先調劑和復試的資格;部分高校規(guī)定,凡由聯(lián)盟高校推薦的學生,原則上都要接收。
這些高校聯(lián)盟包括高水平大學優(yōu)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聯(lián)盟、高水平行業(yè)特色大學優(yōu)秀資源共享聯(lián)盟、C9聯(lián)盟、北京高科大學聯(lián)盟、卓越聯(lián)盟、華東五校等。
五、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碩師計劃
碩師計劃,全稱“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yǎng)計劃”。“碩師計劃”的實施,為貧困地區(qū)學校輸送了一批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中學教師的缺乏。
碩師計劃只有部分“推薦學校”的特定專業(yè)的且具有保研資格的學生可以報考,但是只能申請本校相對應的培養(yǎng)學校,具體專業(yè)還要看學校的碩師計劃招生簡章。推薦學校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夠開展推薦免試研究生工作的高等學校;二是經教育部批準開展“碩師計劃”專項推薦免試工作的高等學校,目前具有推薦碩師計劃資格的學校有31所。
通過學校復試被錄取的學生,需要和農村學校簽訂3年的就業(yè)協(xié)議。被錄取后,前三年在農村學校教書,同時在職學習,第四年回學校脫產學習,畢業(yè)后可以回去續(xù)簽協(xié)議繼續(xù)教書,也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去向。
六、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補償名額
教育部規(guī)定:優(yōu)秀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可以申請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類高校(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的“補償”推免指標,簡稱“補償名額”。
教育部匯總六所師范大學的生源學校和人數需求后,將推免生補償名額先行下達給生源學校,指定了生源學校推薦學生和六所師范大學接收學生的學科。
推免生候選人參加復試,復試通過的學生予以接收。通常來說,被生源高校推薦的推免生候選人都會被錄取,除出現(xiàn)如學生有不及格科目、被處分以及其他被雙方高校認定不符合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情況。經六所師范大學復試后不予錄取的申請人,可作為一般推免生自由報考其他研究生招生單位。
除了前述的六所師范院校,國防科技大學的補償計劃則更特殊些,是教育部為支持國防科工事業(yè)而設立的。目前國防科技大學的補償計劃仍在進行,普通的保研方式是教育部將保研名額分配給各個學校,學校分配到各個專業(yè),然后該專業(yè)學生獲得保研名額。而國防科大的補償計劃是教育部分配給國防科大保研名額,國防科大將這200個名額給其他學校,其他學校的學生使用國防科大的保研名額,這些同學最終只能保研到國防科大或者其他軍工院所。
七、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特殊學術專長保研
此種方式旨在鼓勵一部分在學術科研中獲得突出成就的本科生,如以前兩位作者身份發(fā)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成功申請發(fā)明專利,參與省市級以上科研學術競賽獲得突出獎勵等。這部分學生的綜合成績可能略低于預先分配給所在院系的推免指標要求的綜合成績范圍,但是其突出的學術科研能力與培養(yǎng)潛質也符合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條件,因而給予相應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機會。
想必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競賽保研了,各個院校對競賽數量、質量和級別都有一定的要求。關于競賽數量,一般需要3-5個普通國家級比賽或者1-2個國家級高級競賽;關于競賽質量,學校每年會下發(fā)相關紅頭文件,文件中會列舉出學校承認的比賽名稱,拿到這些比賽的國家級獎項,保研名額就不遠啦;關于比賽級別,級別越高越好,相應的級別也會在文件中列出。(每個學校、甚至學院承認的競賽,做出的規(guī)定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了解自己院校的保研政策。)
很多學校要求成績要在前30%至50%,其他的附加條件,最終還是要結合大家所在院校的具體要求去一一對應。
一般由學生個人申請,參加學校組織的考核環(huán)節(jié),再從中選拔出一部分獲得免試攻讀研究生指標,但是其指標類型(學術型或專業(yè)型,保內或保外)由所在高校決定,學生也應當根據所獲得指標類型不同,進行攻讀研究生單位的選擇。
當成功獲得接收函后,需按照接收函上的要求,完成研究生報名以及寄送相關申請材料等工作,之后則與普通保研流程無太大區(qū)別,遵照所在高校與接收單位的要求進行操作即可。
八、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工作/行政保研
部分高校每年從應屆本科畢業(yè)生中選拔部分優(yōu)秀學生,保留兩年研究生入學資格,擔任學生輔導員或機關工作人員兩年(可能借調校外教育行政機關)。一般適用于曾任學生干部或參加社會實踐表現(xiàn)突出者,有志于奉獻高校行政工作。部分高校要求政治面貌為預備黨員或中共黨員,并且成績優(yōu)秀(排名前50%),綜合成績可能略低于預先分配給所在院系的推免指標要求的綜合成績范圍,但是其突出的學生工作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也符合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條件,因而給予相應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機會。
欲獲得此項指標的學生,一般由學生個人申請,參加學校組織的考核環(huán)節(jié),再從中選拔出一部分獲得免試攻讀研究生指標,其指標類型均為學術型保內,其導師需要自己聯(lián)系,工作崗位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
當成功獲得接收函后,需按照接收函上的要求,完成研究生報名、遞交相關申請材料、研究生保留學籍等工作,之后則與普通保研流程無太大區(qū)別,遵照所在高校的要求進行操作即可。
九、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
簡稱“卓越計劃”,在全國部分高等院校的部分工科專業(yè)實施。其中學生的保研指標一般單列,保研率高于其他院系,值得一提的是,從目前的實施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卓越計劃”的學生為專業(yè)型工程碩士指標。
出于培養(yǎng)計劃連貫性的安排,學生基本上保送本科學校,因而在操作上沒有保送外校的麻煩,但是仍需要學生本人聯(lián)系導師。在獲得接收函后,按照所在高校的要求,完成研究生報名工作,提交相關材料,遵照所在高校的要求進行操作即可。
十、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少數民族骨干計劃
此項計劃針對由教育部民族司下達招生計劃的應屆“民考漢、內地班”本科畢業(yè)生,通常要求學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專家推薦,并且成績突出,具有學術專長和培養(yǎng)潛質,在經過所在高校考核以及公示后,獲得保研指標,其保研指標類型由所在高校決定,常為學術型保內,具體操作流程應學校而異。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該學生屬于應屆本科畢業(yè)生中的推薦免試生,亦可申請進入本計劃,更為詳細的介紹請參照當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招生管理辦法。
當成功獲得接收函后,需按照接收函上的要求,完成研究生報名以及寄送相關申請材料等工作,之后則與普通保研流程無太大區(qū)別,遵照所在高校與接收單位的要求進行操作即可。
十一、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藝術特長生
高校為提高藝術教育水平,充實文化藝術活動的指導力量,選拔應屆本科畢業(yè)藝術特長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一般而言,除了與常規(guī)推免生的要求相同之外,藝術特長生要求大學四年一直為藝術團成員且日常排練出勤率高,藝術特長突出,能夠在獲得推免生資格后繼續(xù)參加藝術團排練,直到研究生畢業(yè)。
欲獲得此項指標的學生,一般由學生個人申請,參加學校組織的考核環(huán)節(jié),再從中選拔出一部分獲得免試攻讀研究生指標,其指標類型由所在高校決定,其導師需要自己聯(lián)系。
當成功獲得接收函后,需按照接收函上的要求,完成研究生報名以及遞交相關申請材料等工作,同時規(guī)定獲得推薦的藝術特長生為特殊研究生生源。有些學校要求學生在獲得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后,與學校簽訂協(xié)議,服從學校工作安排以及藝術團的要求,保留一年研究生學籍,全職參與指導藝術相關工作,并繼續(xù)參加藝術團排練。在完成一年的指導藝術相關工作后,可以正常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而對于違反協(xié)議的學生,校方將會取消其保研資格。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以官方發(fā)布為準,具體信息請聯(lián)系在線輔導老師了解。
以上就是【大學生保研常見途徑有哪些?】內容的全部介紹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如果想進一步了解研究生報考信息等內容,可以前往高頓保研頻道了解具體情況,這里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最新的考試資訊等你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