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貨市價持續(xù)下跌;
存貨過時、損毀或需求銳減;
生產成本高于售價。
??計量方法??:
存貨跌價準備=賬面成本−可變現(xiàn)凈值
可變現(xiàn)凈值=預計售價−至完工尚需成本−銷售費用
大白話解讀:為什么說它是“庫存商品的降價標簽”?
想象一家水果超市的運營場景:
??進貨時??:
荔枝采購價20元/斤,預期售價30元/斤;
??一周后??:
部分荔枝腐爛,剩余品相較好的只能賣15元/斤;
處理費用需2元/斤(分揀、打折宣傳)。
??減值計算??:
可變現(xiàn)凈值=15元−2元=13元
每斤計提跌價=20元−13元=7元
這就相當于給變質的荔枝貼上“降價標簽”,避免虛增資產價值。
分行業(yè)減值場景與會計處理
??行業(yè)1:服裝業(yè)過季商品處理??
某品牌冬季羽絨服滯銷:
??數(shù)據(jù)對比??:
成本價:500元/件;
季末市價:300元/件(需支付促銷費50元/件);
??減值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250元/件
貸:存貨跌價準備250元/件
??稅務影響??:計提的跌價準備不得稅前扣除,需做納稅調增。
??行業(yè)2:電子產品技術迭代??
某手機廠商舊款機型積壓:
??減值誘因??:
新款上市導致舊款價格暴跌;
電池老化增加售后成本;
??特殊處理??:
可拆卸零件(如攝像頭模組)單獨評估可變現(xiàn)凈值;
整機與零件分別計提減值。
??行業(yè)3:生鮮食品保質期管理??
某連鎖超市葉菜損耗控制:
??動態(tài)監(jiān)控??:
第1天:菠菜成本3元/斤,售價6元;
第3天:葉片發(fā)黃,售價降至2元/斤;
第5天:腐爛報廢,可變現(xiàn)凈值歸零;
??每日分錄??:
第3天:
借:資產減值損失1.5元/斤(3元成本-1.5元可變現(xiàn)凈值)
貸:存貨跌價準備1.5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