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CMA1/2月份的英文考試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考前沖刺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些經驗分享了,這樣對考試才能知己知彼也可以給自己吃一顆定心丸。下面要介紹這位CMA“過來人”叫錢佳,她是高頓財經CMA長線周末班第31和32期的學員,一起來看看她的CMA學習心得吧。
 
以下為自述:
我本科讀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畢業(yè)后在一家國有企業(yè)擔任財務工作,今年年初開始了我的CMA學習之路。僅僅考出上崗證的我,沒有受過系統的財務會計的學習,在工作中時常感到有些不自信。但是心里已經暗暗下了決定,既然從事了財務工作,就想努力在這個領域有所成績。
我曾經想過去考會計碩士,希望通過學歷教育提高自己的財務會計知識,但是如此漫長地學習理論知識真正對實際工作有多少幫助呢?國有企業(yè)的工作背景讓我漸漸把讀了十幾年的英文荒廢了,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舍得和無奈;然而現在的財務工作已經不是簡單的做做賬,而是希望通過數據達到管理的作用,所以如何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這個也是我考慮的另外一個方面。因此財務知識、實用的管理方法以及英文成了我選擇投資教育最主要的綜合考慮點。
再經過反復思考后,我就開始了在網上查找各類會計培訓,最后決定CMA沒有花太多時間,因為CMA最符合我學習和工作的要求,它相比于其他證書來說耗時短,考試科目少,另外它偏向于對企業(yè)內部的管理和控制。CMA里的很多知識與我日常工作緊密結合,例如預算、成本核算及控制等,同時又拓寬了我的知識面,例如JIT、KANBAN、TQM等管理理念。
每月在做存貨分析的時候,我發(fā)現能夠分析的角度也變多了。雖然對于我一個小財務來說學習費用的確有些高,但是在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后,我覺得這真是一筆不錯的教育投資,正如高頓網校CMA網站上寫的那樣,你收獲的不僅僅是證書。
半年多的CMA學習讓我受益匪淺。面授課程讓我遇到了很多現實當中非常牛的同學,有外企財務經理,財務分析人員還有總賬會計等。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堅持參加CMA的學習,給我很大的鼓勵,有時候在課間休息還能與他們一起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包括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和規(guī)劃等。最近參加高頓財務培訓開展的一個關于內控方面的管理會計實踐活動活動,聽著不同公司的財務人員訴說著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學習經驗,也會給我很多啟發(fā)。
我覺得這都是一些CMA學習之外帶來的增值。說真的,高頓財經的授課老師都很棒!他們圍繞考試內容及課本知識教授的同時還會經常結合現實案例和我們討論,總結并提供重要的公式、知識點以及考題給我們。高頓部落的CMA論壇上有很多資料可以下載,與課程進度是同步的,還有教學視頻可以看。學員服務很親切,工作都很認真負責,他們時常會把最近的活動、課程的安排及時通知給學員,學員有任何課程方面的問題,只要發(fā)一封Email或者打通電話就能得到解決。
每當我走進財大校園,感受到的是濃厚的學習氛圍,這種感覺就像自己重新回到校園一樣心情愉快。高頓財經提供外在好的環(huán)境是一方面,最為關鍵的還是要靠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最后說一下自己的學習體驗。我*9次上P1信心十足地認為能夠在短期之內把它搞定,以為上課能夠聽懂考試就沒什么問題,事實上做了題目才知道,一定要將教材內容吃透,多做習題才行。有時候書都沒看就去聽課,聽得云里霧里,題目也不會做,所以建議同學們還是做好預習工作。
不要說自己工作很忙,沒有復習時間什么的,時間是都是擠出來的。學習CMA的過程不要戰(zhàn)線拉的太長,不利于你學習及考試的信心,定好時間,就努力復習吧。有很多通過的學員都是自己下了班回家拼命啃書的,所以找任何空閑時間都可以背背Coreconcepts。我沒有會計專業(yè)背景,所以很多東西不懂會去補充其他財務方面的書看,例如《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相關內容等。我現在是雙休日P1和P2一起讀,雖然有點辛苦,但是感覺學習樂此不疲,有時候兩個Parts的相關內容有所關聯,這個時候就很好理解。
我認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4的,只要你迷?;蛘邎猿植幌聛淼臅r候,想一想當初是什么讓你堅持走到現在的原因,那么一切都會迎刃而解。Justdoit!
關于高頓財經CMA
高頓財經,作為全國*5的CMA教育培訓機構,組建了首屈一指的全職CMA講師團隊以及超過150人的學員服務團隊,在業(yè)內處于領先的位置。今年,高頓財經與IMA協會共商中國管理會計教育的頂層設計,旨在為培養(yǎng)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管理會計人才做出貢獻。截止到目前,高頓財經CMA學員的考試通過率超過90%,累計培養(yǎng)的CMA人才達到5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