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這個行業(yè)的人,大家每年都需要不斷的學習。通過初級和中級的考生也要準備考注冊會計師,那么同為會計類考試,在通過了中級后考CPA是不是簡單復習就能通過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注冊會計師與中級會計
中級會計師VS注冊會計師科目對比,有哪些內容相似?
中級會計職稱包含《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三科,注冊會計師包含《審計》、《會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六個科目,其中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四個科目內容上有所重疊,其中稅法涉及內容較少。
在深度和廣度上,注冊會計師基本包含了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內容,所以反過來說,考完了中級會計職稱,也相當于學習了一部分注冊會計師的內容,不過想要通過注冊會計師還是不容易的,也不是簡單復習就能達到的!
《中級會計實務》vs注會《會計》
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較注會《會計》來說,肯定會相對簡單。注會《會計》知識點內容多,幾乎包含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全部內容,而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內容相對少一些。在《中級會計實務》的基礎上學習《會計》,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中級會計打下的知識基礎可以讓你非常好的接收注會《會計》的學習,由淺入深,由簡入繁,這是一個晉級的過程。
中級《經濟法》vs注會《經濟法》
經濟法是比較注重法律知識理解和實際應用的一門學科,雖然兩個考試中都叫《經濟法》,但在這兩種考試中側重點并不相同。
二者相同的內容有:合伙企業(yè);公司法律制度和合同法律制度以及證券法律制度等。這幾個方面兩者的相似度接近70%。
中級《財務管理》vs注會《財務成本管理》
注會《財管》側重于財務報表分析、企業(yè)價值評估、資本預算(項目價值評估)、期權估價、其他長期籌資、產品成本計算的考察,而《中級財務管理》則側重于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以及收入與分配管理。
因此,在中級考試結束后,應該趁熱打鐵一舉拿下注冊會計考試,這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CPA注會不能簡單復習,要認真對待:
即便是已經通過了中級會計,但是在備考注會時候也還是需要認真對待。中級會計職稱相較于注會,重點以基礎知識為主,在做練習題時,抓住典型題型即可,但學習注冊會計師的內容時,一定要輔以大量做題,才能深入掌握計算程序,注會考試題目對于知識點的運用結合非常靈活,只有熟悉并掌握了知識點的變形拓展,才能在面對不同題型時,舉一反三。
而在題型上,中級會計職稱客觀題所占比例較多,主觀題較少,所以考點覆蓋廣,重點在于學的全面,而注冊會計師正好相反,主觀題所占比例更大,并且每道題都涉及到多章的知識點,這就需要考生在復習時,要以理解為主,對于每章的知識點不能分割開來,要在腦海中將它們串連成網,這樣就需要平時大量做題,總結答題規(guī)律,盡可能在考試中全面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