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實體法結(jié)構(gòu)的特點:規(guī)范性(一稅一法)、統(tǒng)一性(稅收要素固定)。
涉及實體法的六個要素,分別是:納稅義務人、課稅對象、稅率、減稅免稅、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
?。ㄒ唬┘{稅義務人
1.含義:稅法規(guī)定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2.與納稅人有關的概念:
?。?)負稅人:實際負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不一致的原因:價格與價值背離,引起稅負轉(zhuǎn)移或轉(zhuǎn)嫁。
納稅人與負稅人有時一致,如直接稅(所得稅)。
納稅人與負稅人有時不一致,如間接稅(流轉(zhuǎn)稅,具有轉(zhuǎn)嫁性)。
?。?)代扣代繳義務人
有義務從持有的納稅人收入中扣除其應納稅款并代為繳納的企業(yè)、單位或個人。
?。?)代收代繳義務人
有義務借助與納稅人的經(jīng)濟交往而向納稅人收取應納稅款并代為繳納的單位。
?。?)代征代繳義務人
因稅法規(guī)定,受稅務機關委托而代征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納稅單位(了解)
申報繳納稅款的單位,是納稅人的有效集合。
?。ǘ┱n稅對象--掌握
1.含義:課稅對象是稅法中規(guī)定的征稅的目的物,是征稅的依據(jù),解決對什么征稅。
2.作用--基礎性要素:(1)是區(qū)分稅種的主要標志,(2)體現(xiàn)征稅的范圍,(3)其他要素的內(nèi)容一般都是以課稅對象為基礎確定。
3.與課稅對象有關的3個要素:
(1)計稅依據(jù)(稅基)(2)稅源:稅款的最終來源,稅收負擔的歸宿,表明納稅人負擔能力(3)稅目
1.含義:稅目是課稅對象的具體化,反映具體的征稅范圍,解決課稅對象的歸類。 2.作用:明確征稅范圍;解決征稅對象的歸類3.分類:分為列舉稅目和概括稅目兩類。
?、倭信e稅目②概括稅目:是按照商品大類或行業(yè)采用概括方法設計稅目(又分為小概括、大概括)

掃一掃微信,*9時間獲取2014年注冊稅務師考試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提醒
報考指南: 2014年注冊稅務師考試報考指南
考前沖刺:注冊稅務師考試試題 考試輔導 考試備考:注冊稅務師免費題庫 網(wǎng)絡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