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個小區(qū)火了。
  微博熱搜上,長沙一小區(qū)業(yè)委會為了鼓勵自己小區(qū)的高考生,貼出了一張獎勵公告,提出考上211就獎勵2000元,希望自己小區(qū)的孩子都能考上名校。
  不少網友都在感嘆,別人家的小區(qū)從來不讓我失望。

 
  現(xiàn)實生活中,高學歷確實是很多人的追求,因為學歷對未來的求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人覺得,學歷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因為能考上211的畢竟是少數,沒有211學歷沒關系,你可以考CPA啊。
  其實,關于學歷和證書哪個更重要一直是很多人討論的話題,就像之前“選擇考研還是考CPA”一樣,學歷和證書就像一對相愛相殺的孿生兄弟,非要拼出個高低勝負。
  但在不同情況下,這兩者的優(yōu)勢其實是不同的,有些時候,學歷比證書重要,有些時候,證書比學歷重要,如果能做到二者兼顧,對求職來講才是最好的。
  學歷是求職的第一考核要素
  現(xiàn)階段,很多企業(yè)在招聘過程中都喜歡大談特談985、211、雙一流的名校背景,有些雙非學生即使非常優(yōu)秀,也會因為學校的原因在簡歷關就被刷下來。
  盡管企業(yè)都否認自己在招聘的時候有“學歷歧視”,但這種重名氣、輕實力的做法,無一不在說明,學歷是求職時的第一要素。尤其對應屆畢業(yè)生來講,學歷就是自己進入社會的第一塊敲門磚。
  我們以國內券商的投行部招聘應屆畢業(yè)生的要求來看,下面這三點是投行在招聘中最看重的三個條件,重要程度是按照順序依次往下的,其中第一點提到的就是學歷。

 
  很多時候,應屆畢業(yè)生因為缺乏實踐能力、經驗、資源、人脈等東西,學歷就會成為特別重要的考察要素,至少占到求職中70%以上的比例。尤其是投行這類的高端金融行業(yè),更希望自己招聘的都是學歷好、績點高的學生精英。
  當然,過分強調985、211、雙一流也可能帶來的后果就是,一些學校的名氣和實力不對等,給畢業(yè)生和高校發(fā)展帶來不好的影響。白巖松在兩會中也強調,社會需要給“雙非學生”更多的關注。
  但不得不說這就是現(xiàn)實,從就業(yè)的層面來考慮,名校畢業(yè)生始終是招聘意向中的第一梯隊。
  證書是對學歷的補充和提升
  名校背景固然重要,但全國幾百萬畢業(yè)生中,名校畢業(yè)的畢竟是少數,那么普通學校的畢業(yè)生就需要用一些高含金量的證書去彌補自己學歷的不足,或者是在學歷的基礎上做一次提升。
  而且,重視學歷更多的體現(xiàn)在校招中,如果是社招的話,企業(yè)對學歷的要求就會放寬很多,更多的是重視能力和證書。即使是名校畢業(yè)生,也需要CPA證書。
  例如四大在校招的時候,學歷會起到很重要的因素,但社招的時候,如果你有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經驗和CPA證書,即使二本學歷也有很大的機會能獲得成功。而如果你是985學校的學歷呢,也是需要CPA證書的。

 
  上圖是國內某券商發(fā)布的投行人員招聘要求,必須是985/211碩士及以上學歷,同時擁有注冊會計師、律師、資產評估師、CFA證書等資格優(yōu)先。
  而下面這個證券公司的招聘需求可以明確看出,有些投行團隊對學歷并沒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即可,但同樣是擁有注會資格、律師資格會優(yōu)先考慮。

 
  而且,社招考察的因素很多,學歷的比例就會被大大減小,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面試發(fā)揮,都可能影響到最終的結果。有時候,如果你的CPA證書運用的好,二本學歷加上CPA證書,可能比一張985學歷還要有用的多。
  所以,即使沒有211學歷也沒關系,努力考出CPA,對自己未來的求職和晉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職場中真正看重的是實力
  有句話說,無論學歷還是證書,說到底本質要求的都是求職者的實力,因為職場真正看重的就是學歷和證書背后的能力,沒有人會愿意為了一紙學歷或者是一紙證書支付薪資。
  之前微博上有個關于學歷的問題也引發(fā)了網友熱議,有個粉絲給某微博博主留言,稱自己985本科畢業(yè),學歷和能力沒問題,最后卻被老板辭退。

 
  大家看完以后第一反應肯定是,會議場合不尊重老板不被炒魷魚才怪。但拋開是否尊重老板而言,我還想問一下這位心直口快的網友,是不是對專業(yè)強和能力高有什么誤解。
  強調自己985本科學校畢業(yè),學歷和能力沒問題,但是卻連最基本的價格區(qū)間都不知道要加上,這本身就已經是對專業(yè)和能力的一種質疑。在老板提出建議以后,自己沒有去想改進自己的問題,反而隨口說老板太懶,對待工作如此隨意,很難讓人相信這種人能力沒問題。
  所以,學歷不等于能力,學歷可以通過一紙證明看到,但能力不是通過自夸來判斷的。
  之前在某綜藝節(jié)目上,有個HR提出他們在招聘時會把985學生的簡歷放到一邊,其他學生的簡歷放到另一邊,招聘結束后只帶走985學生的簡歷,其他簡歷直接丟到垃圾桶。
  而她給出的理由就是,當普通學生考四六級的時候,985的學生已經考出了托福雅思,說一口流利的口語,當普通學生還在考計算機二級的時候,他們已經會獨立編程,或者做完了幾個項目,完成了幾輪融資。
  所以,她判斷一個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最終標準也并不是985學歷,而是是否會流利的英語口語,是否有獨立編程的能力,是否有勝任這份工作的能力。
  學歷決定了起點,能力決定了走多遠
  的確,看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的招聘貼就能發(fā)現(xiàn),學歷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起點,尤其是在供過于求的財會圈和金融圈,越往上走對學歷的要求就越高。
  但學歷說到底只是一塊敲門磚,最終決定你走多遠的還是自身的能力。
  有個在券商工作的朋友曾經說,他去銀行談業(yè)務的時候,和那個銀行的柜員聊天,才知道其中有一個柜員是復旦畢業(yè)生,當時覺得很不理解,為什么名校畢業(yè)后要去銀行做一個普通的柜員。
  在銀行忙了一個禮拜左右,他慢慢發(fā)現(xiàn)盡管那個女生是名校畢業(yè),但她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普通學校的人比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而且也沒有任何想要通過學習或者是考證提升自己能力的意思。
  所以,即使她出身名校,學歷足夠碾壓銀行中的很多同事,但依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柜員。而朋友一個普通二本畢業(yè)的本科生,卻能憑自己的努力和爭取,拿到進入券商的通行證。
  有句話說,優(yōu)秀的人無非就是在恰當的時候做了恰當的事情?,F(xiàn)階段對于高考的考生們來說,考名校很重要,但考不上名校也沒關系,如果能在恰當的時候考出證書去提升自己的能力,這張證書或許比211學歷還管用。

 
  ▎本文來源高頓,作者小七,高頓財經簽約作者,CPA持證人,中央財經大學畢業(yè),曾就職“四大”,長期專注于財會職場,做的了審計,寫的了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