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同學都忙著找寒假實習。但是在此過程中,最讓人郁悶的是招聘信息一大堆,簡歷也投了好幾十份,但就是沒有回復。
  昨天就有位同學找到小編,想找金融類的實習,但是投了十幾家企業(yè),要么是被查看,要么是被拒絕,有些甚至是未查看。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錯了?
  1
  一般來說,簡歷被查看或被拒絕,往往是因為不適合,原因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你的專業(yè)或學校不符合招聘要求,另一種是簡歷寫得不好,不能讓HR在短短幾秒內看到你的優(yōu)勢。
  而簡歷未查看,那就是HR的鍋啦,有可能是已經招滿人了,但是忘了將這個崗位撤下來,又或者是還沒來得及查看。這時候我們只能耐心等待或者聯(lián)系平臺幫忙處理。如果是郵箱投遞的話,那就直接通過郵件聯(lián)系HR。
  但在很多時候,簡歷投遞后沒有回音,往往是因為你的條件不適合或簡歷寫得不好。
  對于一些專業(yè)性較強的行業(yè)或崗位來說,學校和專業(yè)是其招聘的主要條件之一。例如金融和證券行業(yè)的實習生要求是:一本及以上學校的金融專業(yè)學生,有些還要求是研究生學歷。
  會計事務所一般會要求是:二本及以上,財會類的相關專業(yè)。但事務所的寒假實習生的招聘要求會低一些,一般只要實習時間符合就可以啦!
  除了學校和專業(yè)這些硬性條件,很多崗位都要求實習三個月以上,或者即時到崗。因此一旦這些客觀條件不符合,HR在簡歷篩選環(huán)節(jié)將你刷掉,簡歷也就石沉大海。
  所以在簡歷投遞的時候,盡量選擇與自身條件符合的崗位。在投遞無反饋的條件下,不妨放低一些實習標準。例如大一、大二實習在于積累次數,而大三大四的實習在于積累質量。
  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同學在選擇實習崗位的時候還是比較理性的,會跟自己的實習情況進行比對,選擇更為合適的。但即使是這樣,有時候還是沒有合適的實習offer。
  2
  那是因為你的簡歷寫得太爛啦!明明有實習經歷,有校園經歷,可是偏偏寫得四不像。很多同學只是用一句話簡單的概括了一下。沒有很清楚的表述自己在這段時間具體做了哪些工作,或者收獲了什么。
  因此在寫實習經歷或校園經歷的時候,會借鑒STAR法則,但不要生搬硬套。以審計實習為例,比如在3個月內參與跟進3各項目,負責送達審計通知書及批改文件,協(xié)助項目負責人執(zhí)行部分簡單科目的審計程序,包括XXX。熟練使用“萬得”“巨潮資訊”等多個數據庫收集行業(yè)信息,運用XX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及分析,在帶教的幫助下出具2份報告。
  一般實習期間,不可能只做一件事情,所以我們需要將幾件最主要的事情分別詳細的寫下來。同時需要借助一些數據來證明最后的成效。因此建議大家在實習的時候,最好有一個本子,專門記錄實習期間做的事情,然后數據來說話。這樣將來寫簡歷的時候不至于沒內容可寫。
  另外,簡歷上的實習經歷最好與自己的求職意向相關,千萬不要一股腦的將所有經歷寫上去。簡歷上的經歷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簡歷上的實習經歷2-3段即可。
  最后,高頓小編建議大家找簡歷模板的時候,最好選比較簡單的,黑字白底的,但可以把教育背景、實習經歷、校園經歷等模板清楚劃分開來的模板。相對于一些花里胡哨的簡歷,成功率也會高一些。
  本文首發(fā)公眾號Hi實習(id:hishixi630),作者小Hi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