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頓網(wǎng)校小編在1月7日星期三為您整理了一則業(yè)界評論的文章——郭施亮認為李總理一句話表明對股市的態(tài)度
  近日,李總理在深圳考察,期間強調(diào),滬港通之后應該有深港通。受此消息提振,股市大幅上漲,并成功站穩(wěn)在3300點之上。
  總理這一句話,表面看來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其中卻表明了他對當下股市的態(tài)度。
  去年滬港通的成功“通車”,可謂是中國資本市場中的一大盛事。
  實質(zhì)上,滬港通的“通車”本意就在實現(xiàn)兩地市場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為A股市場走出世界,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可以這樣理解,滬港通的順利“通車”是近期股市大幅上漲的直接導火索。隨著股市投資信心的逐步回暖,樓市資金、信托產(chǎn)品資金等也紛紛回流至股票市場之中。與此同時,受到杠桿融資等因素的刺激,也最終加快了股市的上漲步伐。
  時隔不到兩個月,滬港通給A股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提振。短期內(nèi),股市出現(xiàn)了快速的上漲行情,并一舉突破了3000點整數(shù)關(guān)口。隨后,指數(shù)并未由此停步,而是繼續(xù)高更猛進。時至今日,上證指數(shù)已經(jīng)*6觸摸到3369點,較前期低點上漲超過60%!
  顯然,從總理的一句話中,可以看出其對滬港通的“通車”持充分肯定的態(tài)度。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總理也認可了這一輪牛市上漲行情。
  繼滬港通之后,深港通的“通車”問題也逐步受到管理層的重視。
  不可否認,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逐步“通車”,不僅會為兩地市場的“互聯(lián)互通”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空間,而且還會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的國際地位,為未來A股納入MSCI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015年,無論是對中國經(jīng)濟,還是對中國股市來說,都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一年。
  其中,對中國股市而言,經(jīng)歷了長達7年多的熊市行情,股市也開始逐步走出中長期的底部區(qū)域,并逐步提升了自身市場的投資信心。此外,對于長期遭到價值扭曲的藍籌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振力度。而經(jīng)過了這一輪的大幅上漲行情后,藍籌股也走出了強悍的價值修復行情。顯然,這是市場投資價值觀念修正的必然趨勢。
  不過,進入2015年,中國股市也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一方面,隨著股市的瘋狂飆升,市場可能隨時面臨大幅洗盤的走勢;另一方面,注冊制度即將全面鋪開,未來新股的批量式發(fā)行,也將會為市場帶來更多的沖擊。
  至此,在股市融資及投資功能略有修復的今天,管理層如何維護好當下股市的投資吸引力頗顯關(guān)鍵。
  或許,對于管理層來說,他們不太愿意看到股市瘋牛般的上漲。但是,他們卻更愿意看到股市慢牛式的上漲行情。
  筆者郭施亮認為,在當下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的進程中,A股身兼著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提升自身的投資價值,增強自身的國際影響力,為日后走出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滬港通、深港通的“通車”是A股走出世界的一步大棋。在隨后相關(guān)配套措施得以完善之際,也將會加快A股納入MSCI的步伐,為A股創(chuàng)造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除此以外,在A股走出世界的同時,市場的證券化率也將逐步與世界主流的市場進行接觸。
  2007年,我國證券市場的證券化率為130%。然而,時隔近8年時間,我國證券市場的證券化率卻降至60%的水平。顯然,與英美等發(fā)達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證券市場的證券化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按照歐美發(fā)達市場平均70-80%的證券化率計算,我國證券市場的總市值理應達到45萬億以上,未來股市可預期的上漲空間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