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頓財經題庫
  以下則是高頓網校的小編在3月19日星期四為您精心編輯的一篇業(yè)界評論——朱大鳴分析稱年輕人付不起首付意味房價已經見頂,請認真閱讀。
  年輕人買房問題往往成為房地產市場的關鍵話題,從現實角度來說,年輕人想買套房,在哪個年代都不容易。當下高房價背景下,年輕人買套房尤其難。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杰庭建議降低首套房首付款比例,讓年輕人能夠交得起首付?,F行的政策是首付款是總房款的三成,以北京為例,一套300萬的住房,首付款需要90萬,以北京的大學畢業(yè)生畢業(yè)后三年的平均年收入計算,不吃不喝需要10-15年才能湊夠首付款。
  年輕人付不起首付,是否意味著房價見頂了?這主要看投機性需求是否會再次爆發(fā),投機性需求總是伴隨著貨幣超發(fā)和信貸寬松出現的。
  回到年輕人買房來說,首付也要九十來萬,年輕人不付起首付,很正常。大學畢業(yè)生一年能夠剩余七萬元,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很多人工作幾年都還需要啃老。但對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來說,老人能夠支援的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從農村來的大學生不但不能啃老,還要還債,還要想著以后如何給父母養(yǎng)老。大量的城市青年,在丈母娘需求的引導下,不得不去買房,否則很難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農村年輕人就好了嗎?不一定?,F在彩禮要求非常高,有房有車是基本條件,但無論在哪個地方,無論是蓋房子還是買房子,都要花去多年積累的積蓄。例如,有媒體報道河北省一農場娶新娘的成本:相親見面一千一,訂婚下禮一萬一,結婚彩禮八萬八,應女方要求買了輛小汽車4萬多,冰箱、空調等家電一應俱全,“不算蓋新房、謝媒人的錢,娶媳婦至少要花15萬”。也就是說,農村苦逼青年結婚的前提條件就是有房子,房子也是農村消費*5構成部分。
  因此,總理說住房在長期內還是剛性需求。然而,這種剛性需求需要以購買力為基礎,現在很多地方的房價遠遠超過了當地的可支配收入,從而使得這些剛性需求,變成剛性需要,即僅有需要而無能力購買。這是中國當前房地產*5的現實,它決定了當下為何要大規(guī)模建設保障性住房,以及為什么有些地方淪為了鬼城。
  建設保障性住房主要依據就是那些有需要但無能力購買的人群,然而,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過程中,出現了大量尋租以及將保障性住房據為己有的現象,一些官員利用手中的分配職權大肆牟利,占據大量的住房,引起了公憤。例如,去年安徽省審計發(fā)現,364套廉租住房被違規(guī)銷售,2467套保障性住房被管理部門用于拆遷周轉等;違規(guī)享受保障性住房689套,違規(guī)領取貨幣補貼69萬元。著名合肥房叔方廣云就利用手中職權騙取多套保障房。這樣的行為實際上違背了保障房建設依據和初衷,因此,我們強調建好保障房同時,也要公平地分配好保障房。我們之前多次呼吁,要多建一些年輕人需要的公租房,這些人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一般情況下是難以購房,租房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刁難,如果他們可以租到公租房,并不一定人人都要買房。有人說中國人人性里都有買房的傾向,其實如果非現實所逼,誰愿意變成房奴,拼命貸款還掉月供。
  另外一種現象是鬼城現象,當然,也有人說鬼城現象只是暫時性的,還可以通過時間關系來慢慢消化。例如,鄂爾多斯市市長廉素表示,鄂爾多斯房產存量并不大,未售房產三年左右就可以消化;鄭州鬼城甚至出現逆襲,房價大幅度上漲。無論如何,鬼城的出現都是房價遠遠超過了當地可支配收入的一種必然結果,盡管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逼著消費者購買這些房屋,但無法改變的仍然是需求變成需要殘酷現實。
  年輕人住房問題實質上牽涉到價格、政策以及現實約束,他們也并不是說非要買房不可,讓租房市場秩序化和規(guī)范化,也是可以減輕他們灼傷之痛。
  來源:網易財經

  高頓網校精彩推薦:

  兩會好聲音 2015年“會計人”觀兩會

  2015年“全國兩會”財經新聞報道

  2015年“全國兩會”會計人匯總

  小“微“企業(yè)稅收政策解讀

  2015年1月-12月財會考試月歷

  2015公務員工資改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