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近日發(fā)布公告稱,經(jīng)英國央行(BOE)批準,將接受離岸人民幣作為商品合約的抵押品。LME的清算所由此成為歐洲[*{5}*]接受人民幣作為現(xiàn)金抵押品的清算所。
  今年7月英國《經(jīng)濟學人》發(fā)布*7的巨無霸指數(shù)中指出,“美國巨無霸的平均價格為4.79美元;按照市場匯率,中國的價格只有2.74美元。所以,此時‘粗略的’巨無霸指數(shù)表明,人民幣被低估了43%。”
  其實關于人民幣,經(jīng)濟金融界已然形成了兩極的看法,國內有意見認為,由于人民幣的超發(fā),人民幣匯率即將大幅貶值;而歐美則有意見認為,隨著美元安全性的下降,以及中國經(jīng)濟持續(xù)地中高速發(fā)展,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最終將和歐元、英鎊、日元一樣,成為國際貨幣,甚至和美元平起平坐,成為全球“儲備貨幣”。而最極端的聲音是,人民幣總有一天將超越美元。
  二戰(zhàn)后,特別是美元和黃金脫鉤以后,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來衡量其他貨幣,其優(yōu)勢無可比擬。因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全是以美元結算的。隨著國際貿易活動日益增加,各國對美元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當1971年美元和黃金脫鉤后,便不再受制于有限的黃金儲備,美聯(lián)儲可以“印制”(發(fā)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多的美元。它簡直比金子還值錢(曾一度被稱為“美金”),世界各國央行都必須把美元當成主要外匯儲備。
  美元的特殊地位使美國成了“世界央行”,也使得美國不受外匯儲備短缺的制約,避免了巨額貿易逆差可能引致的貨幣危機和債務危機,同時卻能夠通過貿易逆差獲得國內經(jīng)濟發(fā)展所需的實物資源和大量資金。如果人民幣能夠像美元成為世界貨幣,對中國今后的發(fā)展無疑是舉足輕重的,正如基辛格一針見血指出的那樣:“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整個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fā)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的統(tǒng)治權。”
  然而,中國是否做好了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準備?當今主宰世界的金融體系,說到底是華爾街的金融體系。而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場使華爾街得以獨霸世界資源,使金融投機分子得以從世界范圍的政府、大眾手中獲得壟斷權力以進行投機。我們如果一定要參與這場游戲的話,那就要隨時問自己:“我們做好與狼共舞的準備了嗎?”
  在過去的2014年,人民幣實際匯率大約升值了12%左右。這一匯率波動使國家的決策者面臨兩難的境遇:如果人民幣太強的話,出口將變得更昂貴;如果人民幣太弱了,進口導致的通脹上升就會削弱本幣的購買力。一旦人民幣自由兌換,又難免不被華爾街炒作。
  美國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采取了三輪的寬松貨幣政策,力度之大有目共睹。但為何美國并沒有陷入通脹?因為美聯(lián)儲所謂量化寬松制造的貨幣,實際上并沒有真正進入流通領域,它所釋放的大量資金,全都被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以儲備金的方式截流,并變成熱錢通過各種渠道涌入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進而引發(fā)通脹。
  因此,人民幣的問題并不僅是匯率的高低,而在于其背后的信用。美元無論匯率高低都是強勢的霸權貨幣。而人民幣的真正強勢,將取決于經(jīng)濟的真正強大,使之成為自由兌換的強勢信用貨幣。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再出現(xiàn)美國生病,中國吃藥的狀況。
         本文來源:新京報

高頓網(wǎng)校資訊中心精彩推薦:

一圖讀懂欄目《財視繪》高頓網(wǎng)校原創(chuàng)精品文匯高頓網(wǎng)校精彩財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