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畢業(yè)半年多,和還剩半年多就正式畢業(yè)的大學生來說,從學生轉變和財務人,如何盡快適應從校園到職場的角色場景轉換,從“學生”順利變身為“財務人”,對一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想要完美變身,不如先看清楚校園和職場之間的差別有多大——
Round1.環(huán)境:校園比職場單純得多
直觀看來,大學生所處得校園環(huán)境可比財務人所處的職場要簡單得多。大學生的責任、人際關系都不算復雜,人和人之間的沖突與競爭也還算和諧平靜。
雖然有人會說班級里、寢室里勾心斗角,或者是社團中、學生會暗箭明槍。但是事實上這些“爭斗”不過是花拳繡腿罷了,它真的影響到你什么了?是一個虛無的、簡歷上都未必認的頭銜呢,還是一個說不定明年就分手了的戀人呢?哪怕是獎學金,幾百到幾千,沒了也不過是少一頓大餐、一部手機的事情。
可是如果放在職場上,你所做的一切都會影響到個人、團隊、部門和公司的利益。面對上司、同事,包括未來的下屬,可沒有面對老師、同學、學弟學妹那么簡單。
比如上司想要栽培你,把某個容易出成績又鍛煉人的預算項目交給你負責。這一舉動看起來簡單。但是首先,他會擔心會是否會有了經驗就想要跳槽;其次,周圍的平級同事會覺得老板偏心而對你產生敵對心理,或是給你挖坑。而你自己呢,還要想著這樣的任務接下來是否合適、上司到底是坑你還是幫你?
更別提辦公室里各種精彩的“小團體”和謠言了,有人向你抱怨老板、有人提醒你要小心誰、有人惡意揣測你……諸如此類放在職場中,若不小心傳到了上司耳中或影響了工作,那不是扣一點學分的問題,而可能直接職場進入死局或“被離職”。
Round2.行事:職場才是真正的起步
說到行事,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都認為自己已經做得不錯了,待人接物不錯、工作專業(yè)也不錯??墒鞘聦嵣?,你們經歷的一切人際競爭、工作操作,都是一種“模擬”,充其量只能歸為預先社會化,說到底,是一個實踐階段。
最明顯一點,同樣是填錯了單據(jù)、貼錯了憑證、錄錯了數(shù)據(jù),如果發(fā)生在實習階段,有老師、學校、家長、社會為你擔待著,實習公司最多就是說你幾句、向老師反映,或者取消實習你去下一家,下家也不一定會問你關于之前不做的原因,反正也只是個實習。
而如果這些事情發(fā)生在正式的職場,全都要你自己承擔??酃べY、扣績效、批評、辭退等各種情況,若是被辭了,下一家公司面試了人家HR還要刨根問底。
這就是真正的負責。“學生”是過渡,職場,才是真正的起步。
Round3.心理:步入職場的財務人身份滿足了心理需求
財務人這個角色,比起大學生給你更多的心理滿足感。就業(yè),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有相當豐富的意義,這意味著你從此可以經濟獨立了、你的身份得到了最后一次社會化的轉變、你接著可以面對各種各樣的人生大事包括購房、結婚、生子等,一切都要從步入職場之后開始。
就好像是初中生成為了高中生,高中生升級成了大學生一樣,這種心理需求的滿足帶來的熱情是無法忽視的,所以大部分財務新人總是能表現(xiàn)得格外有活力,什么事都想要嘗試、想要發(fā)揮自己一切能力。
Round4.持續(xù)性:職場熱情更難維持
剛入職場的時候總是很積極的,好像穿了新的衣服,總想要多照幾次鏡子似的。
但是這種積極性很容易就被熄滅,日復一日地錄入數(shù)據(jù)、貼不完得憑證單據(jù)、看不到頭的加班、接觸不到的專業(yè)工作,都可能讓年輕財務人對職場失望不已,進而變得對工作沒了熱情、渾渾度日,如此態(tài)度,工作、工資自然沒有進展,惡性循環(huán)進而形成。
在大學生活里,想要保持對校園的熱情,可以加入社團、參加班級活動、和寢室朋友出去玩耍,或者考個英語四六級、考個駕照等證書來充實自己。
而在職場里,也可以如此,只是這些調整內容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
*9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于財務行業(yè)來說,每個新人都要從打雜做起,除非你有非常強硬的后臺,否則就安安靜靜貼憑證吧,你會發(fā)現(xiàn)簡單的憑證,若是用心貼了,也能格外出彩,比如整齊、不掉頁、快速等。
第二步,加快自己的腳步。接觸不到專業(yè)的領域和工作,說明在眾多同事中你能力和經驗沒有一樣是可以的,既然經驗需要長時間累積,那就先從能力開始,選擇一些有價值、提升能力的證書去讀。畢竟財務行業(yè)除了認同年限,也同樣看重證書資格,CPACMA或是初級、中級職稱,多種內容方向、多種培訓方式。
第三步,堅持,多和優(yōu)秀的人交流。優(yōu)秀的財務人就像是校園中的老師、學長學姐,可以給你提供豐富的經驗。有人說覺得自己剛入職沒有多久,從哪里結識這么多優(yōu)秀人才?其實不少培訓機構本身就是一個人才的聚集地,比如高頓財經的面授班里、QQ群中、高頓部落等,不少在機構中考證培訓的資深財務人們都很樂意結識年輕人,一來交流思想,二來也為自己的公司、部門招攬人才。另外,多參加一些講座、校友會,多閱讀,都是不錯的選擇。
▎本文作者Esther,來源高頓網(wǎng)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高頓網(wǎng)校”(gaoduneclass),滿滿的會計實務干貨,免費網(wǎng)課隨心聽。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